2024年11月,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高调宣布启动“全面军事行动”,誓言铲除国内恐怖主义。 然而短短几天后,开伯尔-普什图省接连爆发血腥袭击,44名军警和平民丧生。当中国解放军结束反恐演习离境后,俾路支武装立即卷土重来,伏击巴方特种部队致4人死亡。
面对印度,巴铁能靠中国歼-10CE战机零损失击落6架印军阵风战斗机;但面对境内恐患,却陷入“越反越恐”的泥潭。巴基斯坦一面接受中国600亿美元经济走廊投资,一面却转身提名特朗普竞选诺贝尔和平奖,甚至秘密接待美军越境反恐。 当反恐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巴铁的“钢丝绳外交”正把中巴友谊推向悬崖边缘。
越打越凶的“怪圈”
2024年11月19日,巴基斯坦联邦最高委员会批准了“俾路支省全面军事行动”计划,调集2万兵力清剿分离武装。 然而行动开始仅72小时,一伙不明武装分子突袭了开伯尔-普什图省的反恐前哨站,用自製爆炸装置炸毁两辆装甲车,造成12名士兵当场死亡。
根据伊斯兰堡反恐研究中心的报告,2024年巴基斯坦恐袭次数飙升至521次,比三年前翻了一倍多。 最密集的俾路支省和开普省,平均每天发生1.4起袭击。 其中针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袭击占比37%,仅达苏水电站项目就遭遇3次汽车炸弹冲击。
恐怖分子的战术也在升级。 2024年10月,巴塔武装首次使用印度制造的商用无人机向奎达军营空投手榴弹;11月,俾路支解放军用伊朗走私的反坦克导弹伏击了护送中国工程师的车队。 巴三军情报局在袭击现场缴获的卫星电话显示,恐怖分子与阿富汗坎大哈的指挥节点保持实时通信。
巴军方曾试图斩草除根。 2024年9月,中国翼龙-2无人机协助巴军发动“精准清除”,72小时内歼灭54名跨境恐怖分子。 但中国无人机刚撤离,俾路支武装就血洗了瓜达尔港安保站,打死3名中国安保人员。
二、地缘博弈:在刀尖跳舞的“盟友”
2025年5月,印度突然开放杰赫勒姆河上游大坝闸门,洪水淹没了巴控克什米尔17个村庄。 巴国防部长阿西夫在联合国控诉这是“水资源恐怖主义”,并亮出核威慑底牌——130枚核弹头进入战备状态。
当中国外交部表态“支持巴方正当防卫权”时,巴基斯坦却突然转向美国。 6月18日,巴陆军参谋长穆尼尔飞抵佛罗里达海湖庄园,与特朗普进行秘密午餐会。 次日,穆尼尔公开宣称:“特朗普在调停印巴冲突中展现伟大领导力,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而就在三个月前,正是中国提供的歼-10CE战机和霹雳-15导弹,让巴基斯坦在空战中零损失击落6架印度战机。
2024年底,巴基斯坦默许美军无人机越境打击俾路支武装,作为交换,美国解冻了2.4亿美元军援。 但美制装备并未提升反恐效率:同年交付的扫描式炸弹探测器屡屡误报,而中国援建的边境监控系统却成功预警了3次恐袭。
2025年4月伊朗-以色列冲突期间,巴总理夏巴兹突然现身阿塞拜疆,在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占据C位,高调解围地区争端。 此举引发美国强烈不满,随即召见巴驻美大使施压。
三、恐怖温床:割不掉的“双面印”
巴基斯坦反恐的最大障碍,竟是来自老对手印度的暗箭。 2025年4月30日,巴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少将向全球媒体展示铁证:在穆扎法拉巴德市抓获的恐怖分子身上,搜出印度央行特批的100万卢比现钞;无人机序列号追踪到印度班加罗尔军工企业;甚至截获的录音中,一名印度军官用印地语下令:“开学日袭击学校,确保最大伤亡”。
这些证据揭开了印度“反恐双标”的面具。 印度长期指责巴基斯坦庇护恐怖分子,却暗中资助俾路支解放军。 巴情报部门发现,印度情报机构在阿富汗坎大哈设立训练营,专门培训俾路支武装分子使用爆炸物和侦察技术。 2024年恐袭中使用的IED炸药,与印度工兵部队标配成分完全一致。
这种“代理人战争”直接威胁中巴合作。 俾路支武装公开宣称:“每杀死一名中国工人,就能获得500万卢比(约合3.6万美元)赏金。 ”2025年3月袭击瓜达尔港的恐怖分子手机中,发现了与印度查谟地区加密卫星电话的通联记录。
反恐路上的“绊脚石”
2024年俾路支省71%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85%粮食依赖外部调入。 失业青年被武装组织以每天1500卢比(约5美元)招募,比当地警察日薪高出3倍。
政治分裂更削弱了反恐合力。 总理夏巴兹的“稳定决心”反恐计划,遭到在野党领袖伊姆兰·汗的激烈反对。
后者公开批评:“军事行动只会激化矛盾,谈判才是出路。 ”而就在两党扯皮期间,巴塔武装在开普省库拉姆地区制造教派冲突,单日造成61人死亡。
三军情报局(ISI)的内部割裂同样触目惊心。 该机构旁遮普系军官主张铁腕清剿,但普什图派系却暗中保护同族武装分子。 2024年9月,旁遮普系将领马利克就任ISI局长后,立即撤换12名普什图裔中层军官,引发情报网瘫痪达三周。
实盘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