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在中国女排创下世锦赛51年最差战绩后仍明确表示不愿离开帅位。 他上任仅两个多月,先后经历世联赛和世锦赛的考验,世联赛获得第5名,世锦赛止步16强,相较于蔡斌执教时世联赛亚军的成绩,明显存在差距。
赵勇留任的决定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管理部门更倾向于“纠错而非换人”,希望其在吸取教训后优化执教策略。央视的点评也未指向换帅,仅强调“以老带新”的阵容构建思路,这为赵勇继续执教提供了空间。
赵勇不愿下课的原因,除了对执教的坚持,还有观点认为他担心上任不久就卸任会影响职业声誉。 其薪资由辽宁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及赛事奖金构成,年薪约70-100万。
这一收入水平在国字号教练中并不算顶尖,但如果仅上任两个月就卸任,可能会成为“中国排球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赵勇的执教面临着诸多质疑,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上。 一是赛前准备不足,他在输给法国女排后坦言“赛前准备不足”。 二是临场应变欠缺,在世联赛和世锦赛关键战中,因临场指挥保守错失翻盘机会。
三是急功近利推动新老交替,为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备战,过快地推动新老交替,甚至为了更新换代而更新换代。
2025年女排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创下自1974年参赛以来的最差战绩,止步16强,最终排名第九。
这场失利并非因为法国女排的实力远超中国女排,而是中国女排在场上缺少了一种关键特质,如法国队那般在赛场上全然释放的激情与从容。 年轻球员在淘汰赛的高压环境下,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水准。
在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排以1比3意外负于法国队。 首局主动失误多达9分,以20比25先丢一局。
第二局尾声将中国女排的脆弱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虽以24比22领先,手握两个局点,但面对法国队主攻卡佐特的强发球轮,中国队员接连出现失误,让对手抓住机会连追5分,以27比25完成逆转。 第四局,中国女排一度陷入被动,以4比10落后,最终以20比25落败。
中国女排出战世锦赛的14名球员平均年龄刚过23岁,其中八人首次参赛,17岁的主力二传张籽萱等小将甚至还没有完整经历过联赛历练,就登上世锦赛舞台。
小组赛末轮出战多米尼加队时,心态放松的中国女排打出了本届世锦赛最出色的一战,以3比0零封对手。当赛事进入考验心态的淘汰赛阶段,年轻队伍心理包袱大、抗压能力差的短板再次凸显。
随着赵勇的留任,女排重建计划也已同步提上日程,阵容的调整成为外界关注的核心。 重建的核心方向已明确为“以老带新”。 朱婷和袁心玥的回归被提上日程。 朱婷作为女排“队魂”,其大赛经验对新人成长至关重要。
袁心玥则能有效改善目前副攻线攻防薄弱的现状。 除两人外,二传手刁琳宇也有望复出,她的回归将为年轻二传提供技术指导。
与此相应,部分球员将离开阵容。 副攻高意因攻防表现不达预期且年龄偏大被放弃。 殷小岚为给张籽萱腾出成长机会暂时离队。唐欣则因成长速度不足,在朱婷回归后失去位置优势。
朱婷是否回归国家队,成为缓解女排困境的焦点之一。 近期央视记者杨岭在分析女排发展时指出,“以老带新”是应对奥运周期的合理选择,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在为老将回归铺路。
若赵勇采纳这一建议,朱婷、袁心玥等经验丰富的球员,有望重新披上国家队战袍。
朱婷曾在2024年表示,在条件成熟时,会重返国家队。 她明确指出了三个必须满足的条件:自己的能力必须符合国际比赛的标准;身体完全健康,不会因伤病而拖累队伍;国家队还需要她。
朱婷在2025年5月效力的科内利亚诺成功卫冕欧冠,她本人也凭借出色表现入选最佳阵容并荣膺最佳主攻。
赛后她提到科内利亚诺从管理层到教练组都非常严谨,做好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 这间接暗示了她回归国家队的关键条件是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训练比赛体系。
赵勇在世锦赛前为加速更新换代,拒绝征召朱婷、袁心玥、丁霞等老将,选派大批缺乏大赛经验的新人参赛。
结果队伍在关键比赛中失误频发,临场应变不足。 外界普遍认为,若有老将压阵,队伍至少能稳定在8强水平。
目前,关于老将回归的具体时间及最终参赛名单,仍需等待官方正式公布。 随着亚锦赛与奥运门票挂钩,女排重建已势在必行。#热问计划#
实盘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