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血管疾病、功能性血管疾病、血管的真性肿瘤性疾病等,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已超过肿瘤性疾病,成为危害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
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MRA)是血管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但两类技术的原理不同,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二者的区别和应用。
MRI的原理及适用范围MRI利用人体内1H质子在强磁场中的共振信号,通过T1/T2加权序列生成组织对比图像,可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属于无创检查方式;MRA则主要通过TOF技术依赖血流与静止组织的信号差异成像,或通过PC技术检测血流相位变化。
MRI可对身体各个层面进行扫描,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等,可全面详细地观察到组织的细微结构情况。
在肿瘤检查方面,MRI的优势在于可清晰显示出肿瘤所在位置、大小、形态及边界情况,还可对肿瘤的侵犯范围予以明确。
例如,MRI检查可以明确脑胶质瘤的范围,进而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快速发现脑组织的缺血性改变,辅助医生确诊急性脑梗死,以及明确梗死的程度、范围;可清晰显示脑内脱髓鞘病变的特征影像,从多角度明确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剩余55%MRA的原理及适用范围相较于MRI主要关注组织结构不同,MRA则主要关注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出血管内血流情况、管径大小、走向及血管形态等数据。该技术在动脉瘤的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是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敏感度>90%),但对微小动脉瘤或瘤颈评估需结合DSA或3D旋转血管造影。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项检查要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患者检查前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免造影剂引起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1.73米2的患者,增强MRA需慎用,可用非增强TOF-MRA替代。
MRI与MRA的优劣势这两类检查虽然都是磁共振检查技术,但其在应用上各有其侧重点。其中,MRI主要适用于软组织的检查,如脱髓鞘病变、梗死及肿瘤等;
MRA检查则适用于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动脉狭窄及动脉瘤等。实际工作中,这两类检查方式相互补充,例如,诊断脑肿瘤时,可先用MRI明确脑肿瘤的具体范围及其性质,若怀疑存在血管畸形或血管侵犯时,可再用MRA检查确定。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医院 朱威】
【编辑:sanx 】
发布于:湖南省实盘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